|
![]() 樊春海,上海交通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,中国科学院院士。 南京大学学士、博士,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博士后。2004-2018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。 2018年起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,现任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、国家转化医学科学中心唐仲英首席科学家。 兼任美国化学会ACS Applied Materials & Interfaces副主编,Angewandte Chemie,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, ACS Nano等十余份国际知名杂志编委,ChemPlusChem编委会共同主席。 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(AAAS)、国际电化学学会(ISE)、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院(AIMBE)和英国皇家化学会(RSC)会士。 已发表论文500余篇,引用近5万次,H因子>110,近七年连续入选“全球高被引科学家”。![]() 李富友,教授,博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:fyli@fudan.edu.cn 办公地点:上海市杨浦区淞沪路2005号 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化学楼 A5001室 电话:86-21-31244185 主要从事发光材料及其生物应用研究,研究内容涉及:上转换发光材料(包括稀土纳米材料和小分子染料)和反应性发光探针(包括荧光染料和磷光铱配合物)用于生物成像;发光材料用于食品检测和疾病诊断 ![]() 凌代舜,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/化学化工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国家“青年千人计划”入选者,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首席,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负责人,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,浙江省特聘专家,钱江学者特聘教授,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负责人,“一带一路”联合实验室主任,教育部重点实验室(生物医学工程)方向负责人。 主要从事纳米探针、化学生物学、活体成像分析和医学诊疗的研究,以生物体系活体成像分析和疾病精准诊疗为目标,在纳米探针设计、组装调控、多维度精准成像分析等方向取得了系列创新研究成果。 迄今,已发表SCI论文120篇,总引用超过8000次,ESI高被引论文8篇,以第一或通讯作者(含共同)在Nature Nanotechnol.、Nature Mater.、Nature Biomed. Eng.、Nature Commun.、J. Am. Chem. Soc.、Adv. Mater.、Angew. Chem. Int. Ed.、Nano Today、Adv. Funct. Mater.、ACS Cent. Sci.、ACS Nano、Nano Lett.等著名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,应邀参编英文学术著作3部,授权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24项。 联系方式: 邮箱:dsling@sjtu.edu.cn 网站:www.dsling.cn 地址: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转化医学研究院3楼E区 邮编:200240 国内外学术期刊兼职情况:
学术组织兼职情况:
荣誉与获奖:
学术主页: 代表性学术成果:
![]() 顾宏周 博士,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 工作经历 2015.6~今: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,研究员 教育经历 2004.8~2009.9:纽约大学,化学系,博士 研究方向 课题组致力于DNA纳米技术和核酸类分子探针的研究。我们过去以合成DNA为单元构建并组装精密可控的“纳米装配线”,将宏观法则移植应用于微观,提升纳米制备的手段;围绕适配体构建变构型分子传感器,实现了对目标分子的快速精确检测,并证明了其在高通量筛选新型抗生素药物方面的潜力;开发高效的试管内进化策略,筛选并发现具极强水解活性的DNA序列,揭示了DNA鲜为人知的一面。我们目前一方面在探索DNA纳米结构设计的新方法,另一方面在组装筛选可检测重大疾病信号分子的核酸探针,希望通过这些研究为DNA纳米生物工程学与转化医学间搭起一座桥梁。 代表论文
|